图为居民私拉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鄞州新闻网讯 (记者 夏娟) “小区出现大面积绿化地裸露情况,甚至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绿化地,实在不应该。”“居民私拉电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堵塞消防通道,出了安全问题咋办?”昨天,记者在东胜街道曙光社区泥堰小区暗访时发现,不少居民对小区暴露出来的环境问题表示担忧,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管理,尽快改善小区环境。
当天上午10时20分许,记者在曙光社区北区史家巷119号楼道口看到,周围绿化带裸露严重,春天里原本应有的绿色草地变成干燥的黄色土地。有2辆电动自行车停在人行道中间,挡住车库门,给居民通行带来不便。一名居民无奈地表示,电动自行车挡住车库门已成常态,但因为小区建成年代早,车辆停放位置不够,居民只能互相体谅难处。
随后,记者在107号楼道附近发现,墙边杂乱无章地停放着大量电动自行车。该区域设置了非机动车智能充电桩,但被不少没有充电需求的电动自行车挡住。
反之,消防通道处有居民“另辟蹊径”,直接将电线从4楼拉到地面,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一名路过的居民表示,“这种充电方式很危险,万一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可不得了,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
之后,记者在史家巷151号楼道口发现,该区域出现一根私拉电线同时给两辆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情况;在152号楼道口发现一例私拉电线情况,附近还存在三轮车、“僵尸车”乱停放等情况。
为何泥堰小区频频出现私拉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情况?
对于这一问题,曙光社区负责人陈振腾告诉记者,泥堰小区建成于1993年,小区基础设施和场地条件相对落后,小区停车位较少。部分居民因没有车库,或者因车库面积小停不进体量大的电动自行车,无法找到适合给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的地方。为了缓解这一难题,近两年,小区设置了15套非机动车充电桩,还硬化绿化带开辟微型充电阵地,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居民需求。
对于小区中频频出现居民私拉电线的问题,陈振腾说,这和部分居民安全意识薄弱有关,也跟他们没有良好的充电条件有关。接下来,社区会加强巡查,发现一处提醒一处,引导居民在非机动车充电桩处充电,想办法新增安全充电区域。对于“僵尸车”问题,社区已联系车主,让其尽快开走。社区正计划发动居民搞好环境卫生,众筹小区共享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