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鄞州新闻网记者 胡鸽 见习记者 周聪迪 通讯员 蔡展峰 史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龙家湾菌菇产业园动工开建,将为至少180名异地搬迁户解决就业难题;木里县打造阿拉现代农业种业研究中心,为该县“种业强县”与乡村振兴之路注入“芯”动力;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在鄞州打造的首块“科创飞地”迎来6家科创企业入驻,“鄞州研发+衢江制造”的产业协作模式迸发新的火花……这是当前鄞州携手对口地区探索共同富裕取得的一项项成就。
回望过去一年,鄞州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启与盐源、木里两县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升级打造与衢江区的山海协作工程,高质量并超额完成对口协作支援各项目标任务。
东西部协作翻开新篇章
2021年4月,鄞州东西部协作转向盐源县和木里县。立足“鄞州所能、西部所需”,鄞州迅速投入新一轮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以首善之区的担当和标准,开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新局面。
盐源县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高原苹果种植基地,苹果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如何打通苹果全产业链、让“苹果经济”带动当地增收致富,这成了摆在鄞州面前的第一道课题。在盐源县挂职干部组牵线下,当地引入浙东白鹅,利用苹果生产基地的果园、林下、草地资源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业;在原有的鲜果销售和苹果汁、苹果片等粗加工基础上,将小果加工成苹果酒,废弃的苹果残渣则生产为生物饲料,苹果产业链不断延伸,苹果附加值不断提高,让盐源苹果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得卖”。
“红苹果”变身“致富果”,其他协作领域也是硕果累累。来自鄞州的30万株“黄金芽”茶苗在盐源县藤桥乡大坪子村扎根,这不仅是盐源历史上首次成规模栽种茶叶,也将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新产业;4000株大荔冬枣在官地镇篾丝箩村成功定植,产果后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百万元;龙口河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25个景观节点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作为鄞盐合力打造的首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建成后将开启民族文化、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深度融合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盐源县挂职干部组进驻后,开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作帮扶模式,以项目为载体,聚焦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劳务协作、教育医疗协作以及乡村振兴示范点等领域开展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形成了苹果全产业链打造、鄞州示范校创建、善融商务平台助销、教农文旅产业园综合体等一批典型案例。
对口支援实现新跨越
位于高山深处的木里县平均日照长、雨水充沛,是核桃的优质产区。但由于交通落后、销售渠道狭窄等原因,核桃等当地特色农产品面临出山难、打品牌难、产业化难等瓶颈。木里县挂职干部组进驻后,创造性提出“共享核桃”消费协作模式,通过“众包、众筹、共享、共富”的新颖理念与方式,让木里核桃在鄞州乃至宁波的销路越走越宽。
认领一棵核桃树,结下一份木里情。鄞州和木里两地发起了一场“共享核桃”爱心行动,爱心人士通过认领一棵核桃树的方式,来帮助木里拓宽核桃销售渠道,增加木里核桃种植户收入。这一行动盘活了木里核桃产业,还带动更多木里农特产品在鄞州市场扎根,创造了帮扶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种全新可能。
如今,“共享核桃”已经成为两地合力打造的消费帮扶“金名片”。一粒子走活一盘棋,不止是“共享核桃”项目,鄞州专技人才挂职带徒、两地镇村两级结对带徒、企业家帮扶带徒,打造智力支援“金名片”,给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木里县、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专职消防队员共建,首批输出84名消防员,打造了劳务合作“金名片”;鄞州妇联在“巾帼‘鄞’共富”工程中,为木里县女性提供生活帮扶、就业扶持、心理疏导等暖心服务……“千年义乡”品牌之下,鄞州发挥爱心企业多、社会组织多、专业机构多等优势,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加入爱心结对、慈善助学、医疗救治、志愿服务的队伍,让对口地区群众更为深切地感受到鄞州对口支援的温度。
今年,木里县挂职干部组还将致力打造产业协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文化交流、援派铁军等5张“金名片”,特别是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中药材、果蔬、菌类等种业产业,走出一条种业强县的发展道路,将木里县打造成中国藏康养第一县,实现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山海协作走向升级版
去年是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起始之年,鄞衢两地高标准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将“海”边的资金、技术、人才与“山”边的资源、生态、劳务等优势结合,让山海协作工程迈向纵深。
在位于南部商务区的“科创飞地”园区,科创产业集群的优势开始显现。自去年11月开园以来,已入驻数字经济、3D打印、新材料等领域的6家科创企业,以及来自浙江万里学院的22个创业团队项目,园区正在成为两地科技创新的“塔尖重器”。今后,这里还将作为“鄞州研发+衢江制造”的特色众创空间,构建起从研究到应用、从技术到产业、从就业到创业的科创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科创飞地”是鄞衢协作的一个缩影。聚焦衢江所需、鄞州所能、未来所向,鄞州与衢江结对协作全面开花,在乡村振兴、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消费帮扶方面,鄞州借助“山丘市集”平台集中展示销售衢江品牌农特产品,去年共完成消费帮扶995万元,完成率达到142.1%;乡镇结对方面,两地协作力度不断加码,蛟垄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盈川村乡村示范点在山海协作中迎来绿色蝶变;产业协作方面,位于鄞州经济开发区的“消薄飞地”返利增长强劲,项目总投资达1.05亿元,可带动衢江120个村、13.5万人受益……在浙江省乡村振兴局发布的2021年度山区26县结对帮扶考评结果中,鄞州区作为衢江区帮扶团组一员入选考评优秀单位。
奋进共富路,迈进新征程。今年是浙江省实施山海协作工程20周年,也是鄞州和衢江山海结对的10周年,衢江区挂职干部组将继续传承和巩固两地“山海情”,加强产业协作、“飞地”建设、社会合作和产业振兴,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打造协作新成果,让鄞衢协作成果和红利惠及更多两地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