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新闻网讯(记者 吴海霞 见习记者 朱丹婷 通讯员 赵林 贾嫣娜)在南头村和球东村交界的麦田上,大提琴悠扬的旋律响起。这是今年5月的一个美丽黄昏,咸祥镇的麦田音乐会在此举行,《浪漫曲》《C大调协奏曲》《送别》《鸿雁》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演出者是来自“大友友”社团和“小友友”社团的成员。
乡村音乐会、农村博物馆、斯巴达勇士赛、城市书房、宋韵文化、“天天演”和“鄞州晚七点”……鄞州坚持以文润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让精神富有、生活美好成为共同富裕的鲜明底色。一年来,聚焦文化为民惠民,提供丰富多元、均衡普惠、人民满意的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探索,展现了鄞州作为,树立了鄞州样板。
打响品牌,
让宋韵文化活起来
清淡雅致的色彩,简约凝练的笔墨,传达典雅的宋式美学,致敬青绿山水经典。
今年四五月间,鄞州区美协主席龚建军水彩艺术作品展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宁波美术馆举行。作为我区“鄞风雅宋”系列活动之一,龚建军创作的“宋韵”和“宋韵之遇”系列作品,带来了美妙的视觉体验,回味隽永。
去年起,鄞州因地制宜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围绕宋韵文化研究、转化、传播等关键环节,推出“鄞风雅宋”计划。同时,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开展鄞州宋韵文化研究,成立鄞州宋韵文化研究中心,谋划布局了三年的研究计划;启动南宋风情街建设,拟打造宋韵文化特色市集等。
让宋韵文化活起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够体验得到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美学理念,一种传承当下的精神。
精心打造“东钱湖宋韵文化圈”,以东钱湖为中心,更多的宋韵文化空间在打造中。官驿·理想村项目已初见成效,南宋风情街、南宋石刻公园提升、天童老街“宋韵诗路”改造提升、浙东耕织文化园、沙孟海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此外,全省首个宋韵书房在甬江公园落地,预计今年暑假期间将建成开放;东钱湖区域首个3D Mapping秀——《宋韵钱湖》目前正在积极对接,计划在韩岭老街牌楼位置呈现;融合了主题城市书房、文化休闲和特色展示功能的院士公园宋韵文化空间,预计将于今年8月建成。
更多的宋韵体验将融入我们的生活。去年,我区举行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主题研讨会、纪念邮票首发、主题展览、诗歌朗诵、跟着王安石游鄞州、网红打卡等,打响了鄞州作为“王安石变法思想诞生地”的品牌。今年,为扩大鄞州宋韵的知名度,打造鄞州宋韵国际金名片,我区还将举办东亚宋韵文化周系列活动,包括东亚宋韵文化论坛、钱湖宋韵雅集、龙舟赛、“鄞州宋韵会说话”特展、王应麟读书节等。同时,围绕宋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策划推出特色集市、宋式婚庆秀、史府家宴、非遗生活秀、宋式家居展等群众体验活动,使宋韵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此外,我区还在文创方面深挖宋韵内涵,打造了以王安石、王应麟以及南宋文臣武将为原型的宋韵IP,并将其作为表情包投入使用。为了发挥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吸收大众的灵感,今年5月启动以“唤醒非遗‘迹’忆,再现宋韵之美”为主题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正在面向全国征集文创设计作品。
文化润城,
让惠民大餐更精彩
5月8日晚上,樊登读书会分享交流活动在东胜街道的郁金香·堇书房举行,这是东胜街道和鄞州区合作共建的城市书房,集公共阅读区、初心咖啡吧、小型会议室、培训沙龙区于一体,今年3月建成,有藏书3700册,实现全市通借通还。
目前,鄞州正着力推进省委、省政府的“浙文惠享”民生实事工程,建设106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5个乡村博物馆、3个城市书房和1个文化驿站。
同时,我区启动实施了“十百千”工程,即建设10个示范性新型文化空间、100个新型城乡文化空间、1000个嵌入式文化空间,今年安排2000万元,重点做好列入区民生实事工程的15个城市书房(堇书房5个、堇书吧10个)和500个文体新空间建设。同时,以艺术点亮村社为抓手,打造一批“共享花园”“楼道书吧”“共享客厅”等小而美的文化空间。
一年来,全职妈妈邵丽丽和女儿经常出现在鄞州区图书馆、鄞州书城等文化空间,她们是我区公共服务品牌活动“鄞州晚七点”的铁粉:“古诗词、民乐、党史故事等,内容可丰富了,女儿也非常喜欢听。”
让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服务!鄞州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和全民科学普及等服务中不断提升普及率和触达率;优化“天天演”演出供给,拓展“艺起来”培训,开展“艺起来”巡演,推出“美育进楼宇”品牌活动等“流动式”文化输送。
今年4月,区文化馆推出民族舞等系列视频课程,为抗疫之中的人们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实施,我区将进一步加快鄞州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数字文化场景建设,落地一些数字文化应用,实施主题性数字服务项目,提升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文化领域的整体智治。
创意点亮,
让城乡生活更美好
斑驳的墙面,空旷的旧厂房,落在旧木头上的光影,工业风的背景……去年5月,位于江东北路305号的宁波渔轮厂旧址在微信朋友圈走红,成了热门打卡地。
如今,渔轮厂地块正在施工中,将改建成为国内首创的城市中央区文旅演艺综合体、365天夜夜演出的文化消费目的地、以“演艺+”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创意点亮城乡居民的生活,带来环境之变,带来生活方式的新潮流,带来城乡生活的精神富有与繁荣生机。
去年6月,宁波最长的特色精品街区——“海丝之源 拾里江丰”开街。徜徉在这个特色街区,可以触摸历史,牵手未来。街区全长2.5公里,主要围绕场景商业、夜间商业、邻里街区、创意城区四大主线,以艺术化的方式“以旧修旧、因商造景”,汇聚文化、休闲、商业、教育、科普、爱心、新乡愁等元素,营造全新的生活消费场景。开街以来,创下单季度接待消费者及游客2171958人次、最高单日接待游客8.3万人次、最高单品单店3小时黄金时间2.5万元营业额等红火纪录。
在东钱湖镇城杨村品尝薇姐的手作点心,在东吴镇天童老街寻觅海丝遗迹,在咸祥镇感受那片梦幻蓝海……今年“五一”长假,虽然受到疫情影响,网红打卡点比往常节假日冷清许多,但艺术振兴、村民赋能的“网红村”依然成为不少市民漫游“家门口”的首选。
在美景之中,更领略乡风文明的元素,整洁宜人的环境、村民志愿者、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基层治理的成效……近年来,以艺术振兴乡村为载体,我区探索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径,其做法和经验获农业农村部批示点赞。
如今,我区已先后打造了东钱湖镇城杨村等十余个艺术振兴村社,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对于正在共富之路上探索的鄞州,“首善之区”全领域、全空间、全要素、全生态、全指标首善的美好图景,需要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而进一步突出福祉创优,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引领的精神富有,将成为共富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