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一年前,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一年来,鄞州是如何推进共同富裕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给城乡居民带来了什么?本报今起推出“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专栏,聚焦城市乡村、楼宇车间,共同探寻鄞州共同富裕之路,营造全区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首善之区的浓厚氛围。
■鄞州新闻网记者 张文胜 见习记者 周聪迪 通讯员 李鹏 曹红霞 余凡
鄞州大地,一幅美美与共的共同富裕画卷正徐徐舒展。
在云龙镇陈黄村的宁波芳华鲜切菊花种植基地高标准联栋大棚内,一条条整齐的田垄上,一簇簇菊花探出“小脑袋”,阵阵清香扑鼻而来,30余名工人正在忙着种植菊花。
“在这里打工离家近,菊花种植又简单易学,我们夫妻俩一年可以挣12万元左右。”杨志燕说。她家有3个孩子,经济压力比较大。通过其他农户的介绍,夫妻俩来到芳华鲜切菊花种植基地工作,日子越过越好。
该基地的鲜切菊花以出口为主,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增收。“鲜花每年6月份上市,最忙的时候需要120余名工人。”基地负责人毛洁裂说。
基地是云龙镇引进的,由宁波芳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不仅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每年的租赁收益还用于增强村集体经济、补助低收入农户。
共富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2021年,鄞州提出打造高品质共同富裕首善之区的目标。我区通过富民强村、“扩中”“提低”行动,以高标准致富增收,优化共同富裕群体结构。
从农村来,回农村去。锚定“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近年来,鄞州积极推进以工促农,激活农村发展引擎。同时,立足资源禀赋,以都市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为主平台,变“输血”为“造血”,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转型升级,催生“美丽经济”;开展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十大攻坚行动”,多渠道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以产业为支点,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力推进“扩中”“提低”,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全区就业登记人数达到88.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9%,稳定在低位区间。同时,我区聚焦“提低”帮扶,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围绕“劳有岗位”,积极推进就业创业促增收。
为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增强收入增长的内生动力,我区已建成21个镇(街道)“最美就鄞零工市场”。多点网状分布的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人员快速有效寻找岗位提供了便利。
“我想招几名小时工服务员,在人手不够时顶上,节约用工成本。”近日,云龙镇一家牛肉面馆的老板徐先生在当地零工市场登记了岗位招聘信息。家住云达社区的李晓丽去镇公共服务中心办事时,刚巧看到了这一信息,便向工作人员打听零工市场的情况。“家里有卧床老人需要照顾,我想找份时间灵活的工作,这家面馆离我家挺近。”在中心“就业红娘”的撮合下,双方很快达成了意向,李晓丽第二天就去店里上班了。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作为产业大区,我区现有技能人才28.41万名,其中高技能人才8.4万名。技能人才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技能人才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其收入是“扩中”的重要路径。
眼下,新一年度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正在我区火热开展,以填补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年初以来,我区已挖掘各类技能人才2800余名,其中高技能人才近1900名,为提升收入作支撑。“力争到2025年,全区高技能人才突破12万名,技能人才总数超35万名、占从业人员比达到35%。”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持续缩小
就业稳,促进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高于GDP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居民的四大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全面增长。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了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良好。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下降,说明鄞州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稳固。
数据显示,工资性收入占鄞州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超过五成,是带动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引擎。年初以来,全区工业生产增长加快,服务业全面恢复,有效带动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就业时间比去年同期显著增加,撬动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鄞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一季度我区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1月,我区出台了留工优工促生产十条举措。春节前后,我区又举办了“甬上乐业 最美就鄞”系列招聘会,鼓励企业向留鄞员工发放新年开工大礼包,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员工尽早返岗。据云龙镇前徐村的样本调查户鲜女士反馈,一季度企业提早复工,使她工作时长比往年增加10%左右,收入增加了数千元。
除工资性收入外,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主要来自房租、分红、利息等。我区一些村集体经济效益较好,村民获得的分红也是水涨船高。来自区农业农村局的消息说,我区已实现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总收入10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全覆盖。
国家统计局鄞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鄞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46元,首次迈上7万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为1.72:1。而且,鄞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多年居浙江省各县(市、区)第三位。“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得到加强,鄞州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将逐步缩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这位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