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叶敏 通讯员 陈裘超)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宁波要如何进一步高质量推动打造具有宁波特色、中国特征、国际标准的国际化城市,增强发展后劲?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秘书长陈跃鸣提交了《关于宁波加快推进高水平国际港口城市 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建设的建议》。
陈跃鸣认为,宁波要始终坚持开放道路,坚持国际化发展。因为宁波在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制造业大市,又有着丰厚的港口资源,宁波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此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又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还是“最具幸福感城市”十连冠获得者,宁波的人文优势同样不可小觑。
他认为,宁波要基于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将产业发展和港口发展紧密结合,用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然后通过城市发展反哺产业转型,从而推动实现产业高新化、发展均衡化和城市国际化。同时,利用自身人文优势,加强对外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人才交流,打造成为国际上重要的人文交流门户区。
陈跃鸣建议:一是要完善体制机制,凝聚国际化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成立的市国际化推进工作委员会作用,同时增强专业工作力量,提升整体工作合力;二是要发挥平台和政策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优势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实现宁波制造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夯实国际化经济张力;三是要提升城市治理能级、城市枢纽能级和城市人才能级,强化国际化服务能力;四是改善人居环境,激发国际化城市活力;五是加强城市营销,彰显国际化城市魅力;六是发挥人大作用,强化立法和决定引领、强化监督推动等,增添国际化法治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