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完就可以开业了。”8月15、16日两天,东吴镇童一村村民傅后苗在位于天童老街的家中紧张忙碌着。老傅退休前在一家仪表厂工作,看到邻居们陆续在老街上开店,今年6月份,他也动手改建起自家的庭院,打算开家糕饼店,主要经营手工麻糍。
老傅说,做麻糍的手艺是家里传下来的,看到天童老街今后的规划后,他对今后的生意更加充满了信心。“手工麻糍是纯天然的,之前镇里搞‘山居’节的时候试过在家门口摆摊,很受欢迎。”
村民们创业积极性高,当地政府也积极助力。东吴镇通过集中座谈、邀请专业设计师现场指导等方式,引导他们在保留原始风貌和老字号的基础上,对商铺进行整体规划和包装,以及在立足当地特色产业的同时,引入更多特色风味小吃;同时,继续挖掘和鼓励一批有条件、有想法的村民开办民宿。
镇党委书记汪辉表示,天童老街是近年来东吴镇立足生态优先、实施全域提升、打造“美丽城镇”的一个缩影。下半年东吴还将继续打造以“产业立镇,文旅亮镇”为目标的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全力争当践行“两山”理念的“模范生”。
产业立镇,生态优先布局空间规划
东吴是传统型工业强镇,在今年上半年整体经济形势“吃紧”的情况,1~6月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1亿元,同比增幅0.1%。
在此过程中,东吴镇始终坚持践行“两山”理论,以生态保护为导向,做好空间布局,全力实现产业升级夯实区域发展基础。
一方面,通过持续抓好“五水共治”“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守护好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三溪浦水库等珍贵生态资源等,逐步构建起“山水林田湖”的全要素自然资源管控体系;另一方面,着重提高存量与增量空间利用效率与效能,借力和依托环东钱湖绿色创新圈和金童山工业区块开发建设等重大优势,做好星级小微产业园和村级工业园区培育,不断打造新型产业集群。
其次,在存量用地上做好文章,全面推进“低散乱”企业整治、老旧破民宅改建、违法建筑清理等,实现“拆、改、用”有效对接,腾笼换鸟、变废为宝,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在拆除过程中同步做好文化挖掘、环境保护,其中,拆除小白岭隧道口“散乱污”厂房1730平方米,并将150亩原废弃矿山改造成“海丝”公园;在天童老街,占地面积近20亩的低效违建厂房也已被改建成太白湖文化广场和天童文创集市,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散乱污”家具厂和废弃水厂,则成了天童木作研习社和天童镴器研习社。
今年以来,东吴镇还从最脏、最乱、安全隐患最为集中的点位入手,在每个村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开展“美丽家园”攻坚战,共计排摸重点点位40个,至今已改造清理70%。
与此同时,盘活镇南路沿线低效厂房4.9万平方米,成功打造“镇南小微产业园区”,先后引进享昇机械、氟冠密封等6家企业,预计今年达到产值2亿元;拆除莎丽服饰地块工业钢棚4000平方米,现正联片推进该地块“退二进三”开发。
接下来,东吴镇还将全面梳理存量工业用地绩效使用现状,统筹布局电梯整机、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链。此外,继续加大对存量违建的处置力度,持续整治“散乱污”,引导企业“下山出村入园”,推进重点存量空间的提质增效。
文旅亮镇,美丽建设融入乡村振兴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东吴是先行者。
以勤勇村为例,早在2005年就启动封山育林;2013年,以全市“三点一线”旅游开发和区级新村建设整理式村庄项目推进,勤勇村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2016年,作为全区最早运营的民宿之一,凤岭山庄完成改造后正式开业;2018年底,引进“北大青鸟”和“乡叙·大乐之野”两个知名民宿品牌,由原勤勇小学改建而成的“乡叙·大乐之野”精品民宿开业运营;2019年,又全面启动勤勇大寨田园旅游风情小镇建设。
天童老街自去年完成以旧修旧改造升级以来,目前已有各类“原生态”餐饮店20余家,从比邻太白湖文化广场的创咖啡馆,到老街中段的二十里松农旅体验店,再到遍布老街各个角落的乌米饭、新疆馕、牛肉面等特色美食,同时串联起木作研习社、镴器研习社、知青楼等网红打卡点,以及果小桃工作室等,老街业态日渐丰富。
“打造文旅型‘美丽城镇’,就是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东吴特有的、掩埋在太白山水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再将其和山水资源一体保护。”东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董家俊说。当前,东吴镇正有效依托宝天线绿道项目、韩天线海绵工程、“康养勤勇”项目、“天童禅镇”项目以及“北大青鸟”“大乐之野”等优质文旅品牌,持续培育开发特色民宿、乡村旅游、亲子体验、研学基地等文旅新业态,并加快打造以天童老街为核心、辐射周边村落的“天童道上”文旅精品产业链,建设高颜值文旅小镇。
在此过程中,在立足本地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外部优质“艺术”资源,由外到内全方位实现东吴乡村文化振兴。其中,结合宁波市乡村全域旅游开发,着力打造海丝茶文化研学基地、开展乡村阅读计划以及名校学子合作计划等,现已与北京大学合作,不定期邀请北大教授及学子对东吴中小学生进行授课。围绕“一村一品”,重点打造天童、童一的老街文化,三塘的禅旅文化,勤勇的年代文化,画龙的艺术文化等,并成功引进了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学院创业创新基地。
目前,东吴镇已和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展开合作,今后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更好地兼顾生态保护等课题。据悉,经北大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教授俞孔坚推荐,该项目也已获三联人文城市奖评选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提名。
精细治镇,以人为本实现全域提升
近年来,东吴镇先后成功创建全区首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卫生镇和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双样板”镇,又于今年获评省魅力名镇。如何更好地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在东吴镇,立足党建引领,实施精细化治理,切实让老百姓真正成为实践“两山”理念的主角。
去年4月底,东吴镇成立“您好·东吴”志愿服务联盟,现有成员4000多名,已在全域推行垃圾分类、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疫情防控、助力城市文明建设、参与智慧城镇管理等方面越来越活跃。今年,又全面启动“美丽家园”基层治理大提升行动,尤其是在全市率先推出“一米红花”文明社交活动,并持续深入倡导推广“缤纷一米线”、公筷公约、文明养犬等,通过文明素养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东吴镇人居软环境。
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全面启动建设镇区“15分钟生活圈”,围绕养老、商贸等发展需求,有序进行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在增加公共空间舒适度的同时,注重融入当地特色元素;有效推进工业、农业、文旅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欣达电梯塔、雪菜博物馆等点位,设计产业观光旅游线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打造城市客厅和便民志愿服务中心等……
“未来,我们要将更多的城市元素辐射到乡村,打造‘慢生活圈’,让东吴老百姓的幸福获得感更强。”汪辉表示,美丽东吴,不仅要给当地群众一片青山绿水,更要成为他们幸福路上的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