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新闻网讯(记者 彭荟臻 通讯员 竺幼芬 杨萍 区市场监管局)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制度、实施责任保险......当前,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政府加强监管、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构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构建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共治格局刻不容缓。为此,我区不断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培育、强化社会共治主体,初步形成了“鄞州模式”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制度。
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采取了多措施扎实推进社会共治。在基层全面推行“条块结合、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全区共有行政村(社区)466个,共划分网格2084个,每个网格配备网格管理员;同时配备公共安全协管员500余名,实施工作考核,落实补助保障。协管员、网格信息员主要职责就是信息收集、宣传教育和基层社情民意的上报,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的“前哨”作用。
借助“互联网+”平台,运用“食药通”、“协管通”等移动平台,实现食品安全隐患信息实时上报。去年,协管员、信息员共上报食品安全隐患150余个,开展食品宣传活动400余次。在全区食品安全“网络订餐专项行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排查”、“校园周边专项检查”等多次专项行动中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同时,我区还成立了由多专业、跨部门技术专家队伍组成的专家咨询组及群众监督组,发挥其技术指导和社会监督作用。
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监管局坚持“一案一奖、实事求是、公开透明、保密守信”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奖励工作机制。市民可通过拨打投诉举报热线,向区市场监管局提供违法单位名称、地址等情况。2016年,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查实的食品生产加工窝点达44起,全年共打击(取缔)食品黑作坊、食品生产加工窝点114个。落实《鄞州区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去年共发放有奖举报基金2.09万元。市场监管局将认真调查处理举报人提供的线索,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切实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推行“政府统一投保、保险全程服务”的食品安全保险新模式,我区率先在全国推出具有“鄞州模式”的区域性公益食品安全责任险。每年,区政府出资300万元用于保障辖区所有农村集体聚餐、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以及养老机构食堂的食品安全和发生在区内的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去年起,在实施公益食责险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商业食责险试点工作,在全区种养植专业合作社、食品生产企业、商业连锁超市、食品批发企业、大中型餐饮企业等领域着力铺开商业食责险,着力扩大食责险覆盖面。目前,鄞州区已有42家企业投保商业食责险,保费共计462477元,范围涵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领域。今年,在实施公益食责险的基础上,我区继续深入推进商业食责险试点工作,着力扩大食责险覆盖面。
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监管措施。为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需要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落实,行业自律和社会他律同步生效,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共同激活,目的是不断破解食品药品安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调动各方力量齐心协力维护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