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新闻网讯 记者 彭荟臻 通讯员 杨萍 区市场监管局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一贯是监管的薄弱地带。如何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成为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以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为基点,加快完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切实建立起农村食品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为全面掌握农村食品市场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区市场监管局加大对全市范围内农村食品市场监督检查力度,高度重视广大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系统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梳理掌握全市农村地区食品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区域、重点业态、重点场所、重点单位,以及重点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
农村集体聚餐是易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环节,区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聚餐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要求“土厨师”持健康证、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引导基础较好的农村聚餐点开展示范点创建。我区各镇政府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厨师管理、聚餐点提升、实施分类指导等多个关键措施的落实力度。在镇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和指导下,农村集体聚餐点越来越规范,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未发生食品中毒事件。同时,对“土厨师”开展每年至少一次集中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技术。市场监管部门对参加过培训并持有效健康证的“土厨师”核发培训合格证,要求“土厨师”凭两证上岗,并将两证公示于集体聚餐点的醒目位置,接受村民监督和选择。
去年,我区建成50个农村集体聚餐示范点,利用食品药品安全讲师团、科普宣传站等载体,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并完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在每个镇乡(街道)建立一支不少于20人的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的“前哨”作用。同时,在政府统一投保公共食责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食品安全商业险,引导企业主体积极投保。
结合实际,我区突出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业态、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问题,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仿冒知名品牌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清除一批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取缔一批“黑工厂”、“黑窝点”,着力整治面向农村的食品批发市场,进一步整治和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秩序。
打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基础,需要调用各方力量,社会共治。为此,区市场监管就延伸监管触角、完善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强化对农村高风险、重点食品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提升发现问题的及时性、解决问题的靶向性;加大有奖举报推进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引导和鼓励农村消费者关注和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农村消费者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持续打压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的生存空间。
|